0812《黃土地》成為“中印電影周”開幕電影
發布于 2019-09-15 21:15:28 次瀏覽
作為中國—印度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二次會議配套活動之一,中國國家電影局和印度駐華大使館將于8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共同主辦“中印電影周”活動。由廣西電影制片廠在1984年拍攝的電影《黃土地》將成為中方電影首秀,于電影周首日19:00準時上映。
1983年,廣西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電影《一個和八個》引爆了沉寂已久的中國電影,張軍釗、張藝謀、何群、肖風這四個年輕人的名字響徹電影圈,而他們身在北京電影制片廠的同學陳凱歌,還沒有機會做導演。
對自己的才華充滿信心的陳凱歌在看完《一個和八個》后下定決心要為自己爭取未來,于是找機會借調到廣西電影制片廠。當時,廣西電影制片廠看中他,希望由他執導,拍攝影片《黃土地》。起初陳凱歌看了劇本感到很猶豫,覺得好像拍不出新意,但在陜北采風的日子里,陳凱歌一行人被當地蒼茫壯闊的環境和淳樸的民風民俗深深地震撼了。
陳凱歌決定在這片“天人合一”的土地上拍攝這部“詩意電影”。決定執導廣西電影制片廠的電影《黃土地》這件事,成為了陳凱歌命運的轉折點,他從此起步,走向了自己的光輝未來。
《黃土地》是一部拍攝于35年前的老電影,影片中充斥著沉默,壓抑是它給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饵S土地》不刺激,不爽快,它從不屬于可樂與爆米花,影片的基調是如此,沒有對抗和紛爭,沒有需要打垮的邪惡勢力,只有一貫如此的靜默,可是這沉寂是千百年不破的規矩造就的,我們感受到了沒有展現給我們的,是埋藏在這沉默土地和規矩下波濤洶涌的力求改變思想,當它爆發時,就如唱響在空曠黃土地上的“信天游”,所有的沉默都在那一刻匯聚成了力量,這力量是毅然登上小舟離開的翠巧,是在“求雨”中逆著人群前行的憨憨,也是在漫長沉默后被高歌的“信天游”,終將破開過往,開啟嶄新的時代。
正如《黃土地》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地位一樣,它以其同時具備的純正的現實主義和豐富的浪漫主義色彩所奠定的極其風格化的影像風格,呈現出當時中國電影中罕見的詩性色彩,其中對中國文化的反思性敘事,以及其突破性乃至革命性的電影語言,讓中國電影呈現了另一番不同的風貌,奠定了第五代導演早期的敘事傾向和美學基調,對中國當代電影的發展產生了方向性的影響。
從此,中國電影走向了新的道路。